近日,湖北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正式启动2023年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全程采用多功能路况自动检测车,对湖北省36800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全面“体检”。
由于农村公路路况检测工作量大、分布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湖北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精心组织,强化监管,有序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工作。
提高认识,强化工作责任
要求检测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技术规范和合同约定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科学严谨。严格做好数据保密工作。
改革方式,实行检评分离
委托5家现场检测单位和两家数据分析单位,分工协作又相互监督,有效规避人为主观因素干扰。
突出重点,推进任务落实
按照五年规划期内对县道、乡道评定全覆盖,村道抽检每年不少于10%的比例,今年共对36800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检测,同时对2021年次差路段全部进行复核,推进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促进路况改造提升,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次差路段存量清零,有效提升农村公路总体通行服务水平。对检测出现问题列出清单,及时沟通协调,制定工作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全部检测任务。
统一标准,控制检测质量
组织开展检测车辆校验,对10家检测单位共15台自动化检测车的准确性、一致性以及稳定性进行全面验证,确保所有技术参数的规范统一。召开技术安全交底会,开展操作培训,明确工作标准、检测原则、数据处理要求及安全责任,制定相关保障措施。督促检测单位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检测工作质效。
细化措施,严格进度管理
强化检测计划安排,依托微信工作群,实行日报制。要求检测单位每日报告检测里程、完成进度以及次日检测计划,并留存基础数据,做好记录。数据分析单位每日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质量校验,完成检测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复核,每周进行汇总,通报检测情况。
过去,农村公路路况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检测,存在检测效率低、评定主观性强、数据质量不高和可追溯性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应用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一次性完成对路面平整度、路面破损状况、车辙和前方图像等多项技术指标的采集检测工作,大幅提高了路况指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和具有可比性的动态路况数据及科学的数据保障。